曾聽長輩講過美國總統、州長、參議員選舉的規格,
除了幾位智囊幕僚外,會有一組像「電影製片團隊」進駐,
有寫劇本的、有教表情演戲的、有管服裝儀容的、有場勘的、
有拍宣傳劇照的、有製作道具的,更有不可或缺的「導演」。
他們規定這些候選人必須完全照著這個電影團隊的指令「演出」
,而且,權力之大,不容得其他幕僚質疑與挑戰。
這些人把「選戰」當成一部斥資億元美金的好萊塢大戲來做,
票房要叫好叫座,最終目的是勝選。
到什麼場合、說什麼話,站哪個定位、看哪個角度,要哭要笑、
要輕鬆要嚴肅,讀講稿時,到哪個字要停頓幾秒,要加重語氣、
要加入什麼手勢,完全得按照擬定的劇本與講稿走!
所有的發言,都要經過內部的討論、再研究、再互相挑戰,
不能出現絲毫讓對手捉到把柄的錯誤。
不准脫稿,一字、一句都不能加減。
這個團隊不是為了替候選人加分的,
是為了讓他在選戰過程中「不被扣分」;至於選上之後?
他們就不再管這位當選人出了什麼糗、說了什麼白目話。
如果有長時間看好萊塢電影的人,就會注意到,
劇中如果有關於「男女主角獨白」的那段話,一定是感人肺腑,
一定是震憾全場。
經過劇本精確的安排,如同電影《女人香(scent of a woman)》中
,艾爾帕西諾主演那位盲眼上校,
在中學大禮堂發表了一篇5分多鐘亟富激情和說服力的演講。
他該何時起立、何時用力用盲杖重敲桌子、
何時對著場下粗口罵那三位學生:
「Harry, Jimmy, Trent, wherever you are out there, FUCK YOU too!」
看到這裡你會不會熱血沸騰?
再看看最近的台北市長選戰,連勝文團隊的社子是「島」
、山豬窟有味道、youbike到超商還車、遷一殯蓋青年小帝寶。
每一個政見與說詞,幾乎都被倒扣分數,
更別提他穿著不合身的衣服讓網友kuso成東坡肉、
為漸涷人募款活動淋冰水後還叫爽、
到幼稚園去講小朋友聽不懂的故事……
都換來網友們的訕笑、打臉,而非感動與期待。
當然,柯文哲團隊也好不到哪裡去;
這就是選舉,加分很難,扣分卻很容易。
選舉就像一場戲,因為競選期間信誓旦旦說過的政見,
90%都會跳票,從陳水扁,馬英九、郝龍斌皆然,
沒有一個人經得起檢驗。
只是,明知道是一場戲,明知無須看得太認真,
但仍希望看到的是一場好戲,不是讓人中途就不忍卒睹而離場的爛戲。